极目新闻记者 杨怡琴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就是播种希望,培育未来。”1月17日,湖北省政协委员、武汉市泽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吕莹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推行全面而系统的学校社会工作体系,对解决青少年面临的各种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湖北省政协委员吕莹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学校社会工作逐渐成为连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桥梁。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川、江苏等地积极试点学校社会工作,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与成长辅导。
吕莹介绍,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这为推动学校社会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社会对学校社工的认知仍有偏差,误以为其与学校心理老师作用重合。实则不然,心理老师在情绪管理、心理辅导上确实与社工相似,但社工更侧重于从家庭、社区、医疗等多角度介入,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支持。
展开剩余34%为此,吕莹建议,明确学生心理健康筛查责任主体,将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学校学生体检项目。构建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推动学校社工的专业培训,并设计专门的培训项目。建立学校社工“家-校-社-医”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通过学校与社会工作机构的紧密联动,在学校内部设立社会服务工作岗位。选取部分城区作为先行试点,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在试点区域,地方教育部门可采取政府采购、资金补贴、项目扶持等多种方式,委托并支持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以此撬动更多专业社会工作者加入,进一步扩展学校教育的力量,补充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工作的运行体系,打造出符合湖北本土特色的学校社工教育品牌。
(来源:极目新闻)
发布于:湖北省Powered by 爱博平台官方网站入口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